义县大榆树堡女孩齐迹创孝心奇迹
26岁,对于一个女孩来说,正是花儿一样的年龄,正在品味生活的美好与家庭的温馨,然而,家住大榆树堡镇大籽粒屯河南的本文主人公齐迹,却过着令人心酸的别样生活。
2003年,齐迹的妈妈突然感觉腰部疼痛,下肢无力,父亲带着母亲到锦州附属第一医院就诊,专家会诊后,全家人都傻了眼,母亲被确诊为脊髓炎,这对一个农村家庭来说无疑是一个晴天霹雳。经过近一个月的治疗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无奈之下父亲只好带着母亲回家休养,当时母亲高位截瘫从胸部以下没有任何知觉。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母亲的病没有丝毫好转的迹象,被定为一级肢瘫。父亲见母亲的病没有了希望,也绝望了,扔下了卧病在床的妻子、上学的女儿和仅有2岁的儿子选择了自己的新生活。
这场突如其来的变故彻底打破了这个原本幸福、美满的农村家庭。母亲瘫痪、父亲离家、弟弟年幼,现实的压力却没有让这个小姑娘停下脚步。齐迹所面对的是最直接的生存,为此她只好辍学,照顾瘫痪的母亲、培养年幼的弟弟,家里所有的重担都落在了一个仅有14的农村女孩身上。洗衣做饭、端屎端尿、为妈妈擦身子、洗澡成为了小齐迹的必修课。
为了能更好的照顾母亲,齐迹哪也不能去,宅在家里陪母亲唠嗑,为了能让母亲舒服些,她每天无遍数的给妈妈换尿布、洗尿布、擦身子,一天下来齐迹的小手被水泡的褶褶巴巴。母亲的低保和家里两亩地的租金是家里唯一的收入,每年还不到2000元。他们每天只能有什么吃什么,赶集买菜那也只能是过节、过年的事。懂事的齐迹总把家里最好的东西给妈妈和弟弟吃。齐迹很想象村里其他小姑娘一样,去大城市打工赚钱,改善家里的生活状况,但又担心母亲没人照顾。迫于无奈,她只好选择离家近的私人服装作坊打工,刚开始做学徒每天就挣几元钱,但为了能更好的照顾瘫痪的母亲,她只好坚持。早上4点起床,烧火,做饭,打理弟弟上学,伺候母亲吃饭,给母亲擦洗身子,然后去上班,下班回来,做饭,收拾屋子,给母亲擦洗,给上小学的弟弟辅导功课,十二年如一日。
母亲告诉记者:“看着女儿从早忙到晚,拖着疲惫的身体伺候我吃喝拉撒,我这眼泪就止不住的流,很多次孩子在工作时都差点睡着,把手都划破了。但是孩子性格内向,这些年的苦一直憋在心里,从来没对我抱怨过。我在这床上一躺就是十二年,看着别人家的闺女都早早嫁人了,而女儿却在身边照顾我,我这心啊,比刀割还疼。这孩子命苦啊。我也曾想过寻死,那样孩子能减轻点负担,至少不用像现在这么累,但是每次都被她制止,她抱着我痛哭,说‘妈妈如果你走了,我就没有希望了,有你陪在我身边,再苦再累我都不怕。’”妈妈一边说一边流着眼泪。
母亲一躺就是12年,但在齐迹的精心照料下,12年来母亲没生过一次褥疮。当记者问及齐迹这么多年是怎么挺过来的时,性格内向的她只是轻描淡写说:“我爱妈妈、爱这个家,我有责任照顾好妈妈,撑起这个家。”
齐迹的事迹让所有知道的人都感动不已,2012年,在大雨的冲击下,多年险房的后房山几近坍塌,村委会和村民伸出了援助之手,帮忙修好了危房。就在前不久,县妇联也为母亲送来了轮椅和慰问品,十二年没有下床的她终于能够在院子里享受阳光的温暖。她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女儿能嫁个好人,儿子能够考上大学,让这两个孩子不再这么苦。”
谁说“久病床前无孝女”,齐迹就用自己的行动对孝道作出了最好的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