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道德义县”建设凝聚社会发展正能量
以“道德义县”建设凝聚社会发展正能量
辽宁省锦州市义县
内容摘要: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义县结合县情实际,依据深厚的文化基础、思想基础、群众基础、现实基础,提出“道德义县”建设。在推进道德义县建设过程中,推出一条主线、两项教育、三个百名、四项活动、五个目标为举措的“12345”工作模式,推进道德义县建设工作不断取得新发展。全方位、多角度的开展宣传工作,提高 “道德义县” 建设的影响力,营造全民践行核心价值观,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参与道德义县建设的浓厚氛围。
义县有着2200多年建县史,历史非常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把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项根本任务抓紧抓好。县委县政府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提出建设“道德义县”品牌的目标,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作,举全县之力,在落小落细落实上下功夫,融入到“道德义县”建设的全过程,把全县人民的热情调动起来,干劲鼓舞起来,信心激发出来,扎实打牢全县人民的共同思想基础,铸就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
一、顺应时代所需,提出“道德义县”建设新命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的系列讲话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党执政兴国的战略举措,在这个大的时代背景下,义县提出“道德义县”建设这个时代命题。
一是文化基础丰厚。义县有着2200多年建县史,文化底蕴深厚,地灵物阜。有建于辽开泰年间的奉国寺、北魏时期的万佛堂等4个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草原文化和中原文化相互交融的地方,蕴含着丰富的佛教文化、道教文化、赏石文化、红色文化以及多种民俗文化。
二是思想基础浓厚。义县古称“义州”,意为“大义之州”,取意为中国传统道德核心价值取向的“仁义礼智信”中的“义”, “义”代表了忠义、正义、信义,也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观内涵,在义县人心中根深蒂固,义县人以“义”为荣。
三是群众基础雄厚。2002年义县九道岭镇边门子村以“道德评议进家庭”为主要形式开展思想道德建设,被中宣部确定为全国唯一一个村级思想道德建设典型,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国家级新闻媒体进行了宣传,在义县广大群众心目中一直有着深刻的烙印。
四是现实基础深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道德建设指明了方向,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道德建设提供了平台,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激发了全县干群干事创业激情,义县人民期待家乡全民素质的提高和快速发展的愿望更加强烈,争先进位的信心更加坚定,驾驭发展的智慧更加广博。
基于以上四点,县委、县政府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伟大实践中,紧密结合县情,提出全民性、整体性推进“道德义县”建设。目的是通过“道德义县”建设把社会主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融入到全县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中去,进而凝聚成全县人民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
二、创新方式方法,探索“道德义县”建设新模式
以“繁荣农村群众文化六个一”为目标,通过城乡文化共建促进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以“道德义县六进”活动为载体,让道德义县建设持续有效地开展下去。2016年,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重新定位,调整思路,夯实道德义县建设“12345”工作模式,强势推进,力求道德义县建设工作实现新发展。
一是“一条”主线。义县把道德模范评选活动作为“道德义县”建设的一条主线,对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进行集中宣传,用他们的高尚品质教育人,感化人,从而在全县形成了人人比奉献、人人讲道德的社会新风。近年来,义县开展了“行业标兵”、“身边好人”、“道德模范”等评选活动,树立了一大批各行各业的典型代表。有“肩担家国爱恨事 心装百姓生死情”的最美警察关文恒,万里追凶,铁血柔情;还有大山深处的百合花程玉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更有6年如一日坚持抚养两位无任何血缘关系老人的好儿媳杨丽萍;14岁就撑起家庭重担的孝心女孩齐迹等等。
2015年,义县开展“首届道德模范评选”活动,树立了孝老爱亲、爱岗敬业、助人为乐、见义勇为道德模范共10人,首届道德模范颁奖晚会将于6月22日在义县朱瑞广场隆重举办。
二是“两项”教育内容。弘扬传统文化。在全县开展“传统文化六进”活动,以中小学开展“学国学经典——做有根的中国人”为重点,在机关、社区、农村开设道德讲堂,不断浓厚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氛围。另一方面注重挖掘义县历史名人及深厚的文化底蕴。编辑出版《义县史话》、《历史上的今天》、《义县第一》、《义县历史名人》等地方文化作品,加强义县人对本土文化的了解与传承。培育时代精神。“城市精神”是城市的灵魂,是地方特色的体现,是文化认同和核心价值的共同追求,是道德义县应有之意。我县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曾大力倡导和践行“敬业奉献拼搏协作务实”的五种精神,在此基础上,近年来我们不断提炼以“崇德向善、自强不息”为内核的“时代精神”,以此来展示新时期义县人民的精神风貌,增强全县干部群众的文化认同感、凝聚核心价值,进一步提升全县干部群众的综合文化素质。
三是“三个百名”工作团队。组织百名道德宣讲员,开展道德义县宣讲活动。让一个又一个道德模范,用她们的道德故事展示、传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社会正能量。此外,每个村(社区)都成立草根宣讲团,让他们走进农家,在田间、在地头开展各种宣讲活动,引领农村建设,树立道德新风。培训百名文艺骨干,为农村文化队伍培养人才。充分发挥县文联各协会的积极作用,精心组织各种文艺骨干培训班,采取一帮一“师徒结对子”形式,促进农村文艺骨干素质迅速提高。同时鼓励农村文艺人才参与到农村广场文化活动中去,边学边练、边练边学,为他们展现才华、实现人生价值提供平台。培养百名农村小剧团,活跃农村群众文化生活。留龙沟小剧团表演的“扶贫款风波”受到市县领导一致好评;前杨村小剧团的“六大妈”已经誉满全城,她们表演的快板《六大妈说心里话》、小品《随礼》等,让人感受到风清气正的社会新风正在形成。此外一大批小剧团也应运而生,今后将继续加强组织引导,加大扶持力度,让广大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四是“四项”活动载体。演道德节目。全县十八个乡镇纷纷举办“身边的榜样 道德的力量”表彰大会。广大人民群众都投入到以道德为题的节目排演中,创作、编排、演出道德主题的节目激活了全县文艺人才,更火爆了城乡大小舞台。高刚、石磊表演的《老师的生日》让在场的观众热泪盈眶。唱道德歌曲。2014和2015年,义县先后开展了“宜州歌王争霸赛”、“幸福乡村行、宜州好声音”活动,走遍全县所有乡镇,到处留下了欢歌笑语。几年来,义县人自创热爱祖国赞美家乡歌曲数十首,有《宜州美》、《宜州吉祥》、《羊汤香》、《凌水滩 香草园》、《宜州好人》。讲道德故事。一幕幕感动的道德故事,一个个鲜活的道德人物,被大家热情传颂着,如一股股暖流滋润着每个人的心灵。“讲道德故事”就由口口相传演绎到会场里,舞台上。县教育局开展了师德师风评选表彰活动,请道德模范程玉娥为全体师生讲道德故事。
4、议道德行为:开展道德评议活动是义县人的创举,在义县有着光荣的历史。从1996年起,义县九道岭镇边门子村在全国率先创办了家庭热门话题研讨,开辟了一条提高村民素质改变落后面貌的新思路,他们以“家庭热门话题研讨”为主要载体,经常有针对性地组织村民开展道德评议活动,通过“赛被子”教育村民孝敬老人,明辨是非美丑,树立风清气正的村风、民风、家风。这一道德教育品牌带动影响着义县广大群众热衷于道德评议活动,并在新时期继续发扬光大着这一优良传统。
五是“五个”村级基础目标。每个村有一个标准的文化广场:文化广场面积必须达到1000平以上,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文化生活舞台。目前,义县239个村已经建成文化广场175个,头台村文化广场4000多平,建有50平方米多媒体屏和数十米文化长廊,其它村文化广场建设将于今年10月底完成。每个村有一个村级的道德模范全县各村善行义举榜、好人榜已经上墙,每个村都轰轰烈烈开展道德模范选举活动,所选道德模范经全体村民选举产生,简要事迹张贴上榜,得到所有村民普遍认可。每个村有一百延长米的文化墙文化墙要建设在显著位置,内容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义县头道河乡张家湾村文化墙建设极具道德义县特色,字画结合、古朴美观;他们把全村国道北侧各家大门墙整体布局,文化墙近千延长米,成为了道德义县建设的一道靓丽风景线。每个村开展一次道德宣讲。各村党支部聘请退休老干部、老教师、老工人以及愿意为道德义县建设贡献一份力量的知识青年为道德义县“义务宣讲员”,全县义务宣讲员近千人,他们活跃在义县城市乡村各个角落,积极开展各种各样道德宣讲活动,弘扬了社会正能量。每个村举办一场文艺活动。义县农村群众文艺生活匮乏这是不争的事实,目前农村广场舞、大秧歌相当火爆,可见群众对文艺活动的渴盼。在文艺活动中,充分发挥农村小剧团、文艺骨干的积极作用,让农村文化广场热起来,让一场场文化盛宴滋润群众的心田。
三、综合利用媒体媒介,营造“道德义县”建设浓厚氛围
围绕“道德义县”建设,全方位、多角度的开展宣传工作,提高 “道德义县” 建设的影响力,营造全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参与 “道德义县”建设的浓厚氛围。
一是扩大网络媒体宣传。依靠网络媒体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的特点,在网络上积极推广“道德义县”建设经验做法,利用义县宣传网、义县新闻网、义县在线等县内网络媒体开展了系列主题宣传,提高了关注度与影响力。2014年6月6日,人民论坛网(人民网主办)发表了题为《建设道德义县,打造文化家园》的评论文章,随后中国文明网(中宣部、中央文明办主办)、搜狐网、中华先锋网(辽宁省委组织部主办)、东北新闻网等80余家网站进行转载转发。
二是加强平面媒体宣传。充分利用平面新闻媒体开辟专题、专栏,做好“道德义县”建设的动态报道、典型报道和舆论监督。在平面媒体刊发的各类相关文章40余篇,其中题为《“道德义县”建设凝聚发展正能量》和《建设道德义县打造文化家园》的文章在《辽宁日报》、《辽宁职工报》、《锦州日报》上整版刊发。2015年9月29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新华社》、《中国日报》、《中国县域经济报》等5家国家级媒体对 “道德义县”建设情况进行了集中专访。《中国县域经济报》头版刊出了题为《“道德义县”建设凝聚发展正能量》的新闻信息,人民网、人民论坛网、东北新闻网进行了同步转播,为“道德义县”建设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
三是提升县内媒体宣传力度。一为占领农村宣传阵地,组织开展了“农村广播村村响”工程建设。各乡镇安装广播到村到屯,县广播电台成立时政宣传频道,精心设计宣传节目,每天早6点—7点,中午11点—12点,晚5点—6点(随季节变化调整时间)定时播音,播报时政新闻,宣讲党的政策、开辟道德义县专栏,讲述身边好人故事、播放义县自创歌曲等。二电视台开辟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道德义县》专栏专访,宣传各行各业道德模范事迹,截止目前共播放42期节目,采访道德模范40余人。
四是开展移动终端宣传。积极创新宣传形式和传播方法,在手机和无线网络普及的今天,微信作为个人通信工具的作用越来越强化。2014年建立了政府机关首个微信公众平台“义县宣传网”,2015年陆续又建立了“宜州文艺”、“文明义县”等公众平台。这一系列新兴的宣传平台,使“道德义县”建设一步步走进社会公众生活中,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现义县宣传网官方网站受到广泛关注,发布的热点新闻信息点击率节节攀升,三个微信公众平台的关注人数达3000余人,信息转发量高峰每条万余次。接下来,还要开展“不文明现象随手拍”活动,让不道德行为无处遁形。
五是加大公益广告宣传。围绕“道德义县”建设,制作公益宣传片和形象片10余部,在电视台、义县报、网站等媒体的重要时段和版面上刊发。到目前为止,电视台电视台播出公益广告时长3600分钟/年,报纸刊发12期/年。充分利用户外广告资源,在重要道路和区域设置公益广告文化墙10000平方米,在规定路段悬挂横幅标语。利用广告电子液晶屏、出租车、公交车车体和工地、空地围墙进行宣传。制作了黑板报、文化墙和文化长廊,宣传优秀的传统文化和高尚的道德行为,倡导文明新风,主动革除陋习,受到广大群众一致好评。
道德义县建设的深入开展,让义县清新了社会风气,振奋了干群精神,助推了义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2014年9月,建设道德义县的做法得到了中宣部刘奇葆部长的充分肯定,这更坚定了我县将把道德义县建设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我们会不断创新工作方法,积累经验教训,为提升全民道德素质而不断努力,争取再次成为国家级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典型。
厚德流光,致远任重。“道德义县”建设永远在路上。目前,“道德义县”建设已经成为全县人民的思想共识,全县上下团结一心,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者,做良好道德风尚的推动者,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者,在建设温馨和谐的道德家园的道路上奋力前行。